撰文/黃莞婷醫師(口腔顎面外科專科)
「為什麼補骨手術這麼貴?不就是放放骨粉而已嗎?」
「為什麼補骨手術需要這麼久的手術時間?感覺好可怕!!」
一、關於補骨
補骨手術並非單純把骨粉放進去,傷口關起來就好,這項手術是需要事前經過精細規劃的,因為補骨的「量」跟「位置」必須要和未來假牙、植牙的位置相符合,才不會有過多或是不足的情況,同時也要考慮的骨頭癒合的自然法則,要有足夠的穩定度才能成骨,並非無止盡、無上限的補就一定會生長成骨頭。
手術操作的難易度也會受到患者的張口度、臉頰緊繃程度、肌肉黏膜組織張力等影響,亦會影響手術的時間與成功率。
二、常見的補骨形式
1. 齒槽脊保存術
拔牙當下,如果不做任何處理,骨頭癒合過程中會部分自然吸收,會導致寬度與高度喪失。
如果可以在拔牙前,骨頭缺損不多的情況下,當次於牙齒的窩洞處先後放入骨粉、再生膜、膠原蛋白等材料來幫助齒槽骨的癒合,便能保留較接近拔牙前的骨量。等四到六個月骨成熟後,可以微創的方式進行植牙。
這樣術式的優點是減少手術次數並節省癒合時間,傷口小也能大幅降低患者不適感。


案例提供:黃莞婷醫師 品粹牙醫
2. 水平補骨術
牙齒拔除後,最先吸收的一定是水平側的骨頭,事實上很多亞洲人的骨頭天生就比較薄,所以水平補骨術是很常見的植牙補骨方式之一,目的就是在增加齒槽骨的寬度,填補成厚度足夠的狀態,進而創造出適合植體植入的環境。

3. 垂直骨增高術
如果患者曾經有嚴重牙周病或是嚴重牙齒感染,會造成齒槽骨的高度大量流失,連帶影響到軟組織也會缺失。
這種情況下需要利用鈦金屬支架或是骨釘幫忙支撐框架,填補大量的骨粉及再生膜,才能重新建構出合適植牙的齒槽骨。由於垂直補骨需要兼顧齒槽骨高度寬度以及鄰近牙肉等問題,因此手術難度是所有植牙補骨手術中最高的,相當考驗醫師的技術與經驗。
延伸閱讀:植牙演化史?現在最精準的植牙技術是哪種?


4. 鼻竇增高術
由於上顎從小臼齒到大臼齒區域上方有鼻竇,每個人天生的鼻竇高度不盡相同,且隨年紀增加,鼻竇的空間會慢慢擴大,導致上顎牙齒的齒槽骨高度會萎縮,尤其是拔牙後長期缺牙,鼻竇擴張的速度會更快,這樣會導致植牙的深度不足,因此就必須透過鼻竇增高術來獲得植牙手術所需的深度。

案例提供:黃莞婷醫師 品粹牙醫
臨床上鼻竇增高術可分為兩種形式
1. 第一種是如果缺的骨頭高度不多,可以從牙脊方向(咬合面)將鼻竇底往上推高,並置入骨粉將空間維持,當次同時置入植牙,這樣子的傷口比較小,也能減少手術次數。
2. 第二種是如果高度缺乏過多,則會在齒槽骨側面開一個窗戶(如下圖),把鼻竇黏膜往上推高,以利骨粉置入鼻竇的空間,這樣的好處是可以增高的骨頭量與範圍較多,當骨頭癒合後,也可以得到植體置入所需的深度。但缺點是手術的時間較長、術後也會容易腫脹瘀青,且等待骨頭癒合時間也較久,一般來說會需要等到9個月。
延伸閱讀:植牙演化史?現在最精準的植牙技術是哪種?

案例提供:黃莞婷醫師 品粹牙醫

案例提供:黃莞婷醫師 品粹牙醫
醫師的話
現今為了提高骨頭生成效率,讓骨粉更快與自己的骨頭結合生成新骨,可以在傷口或是骨粉中混入富含血小板纖維蛋白 (PRF Platelet-Rich-Fibrin) 。這是利用患者自身血液,在抽血後通過離心提取出血液中的纖維蛋白凝塊,凝塊內含有大量血小板和生長因子,可幫助傷口止血、加速癒合。由於取自患者本身的血液,能有效地避免因免疫反應而產生的排斥及副作用,也比較安全。
黃莞婷 醫師
學經歷
衛福部部定口腔顎面外科專科醫師
台灣植牙醫學會會員
前新竹國泰醫院兼任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
前汐止國泰醫院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
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台北長庚紀念醫院住院醫師
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口腔顎面外科訓練醫師
中山學大學牙醫學士
追蹤更多黃莞婷醫師>> 臉書粉絲專頁
追蹤更多黃莞婷醫師>>
黃莞婷 醫師 ∞ 歡迎走進口腔顎面外科診療室
聯絡我們:竹北品粹牙醫診所
03-658-7172
診所官網|Google Map| Facebook | Youtube | Instagram
*本站文章內容及圖片均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令保護,非經品粹牙醫診所及作者同意前不得轉載、重製、散佈、改作、轉貼、播送或作為背書等行為,以免觸法。
引用句子請附上原文標題、作者及原文網址。如需轉載請來信 purenessdental@gmail.com